双灵 作者:水加糖 第 1 章 清晨,阳光照到床上的女孩子,陈恋(正确的说应该是陈艾)。七点钟。闹钟如“约”而响,陈恋习惯性的停止了它的“使命”。过了一会,陈恋再次面对闹钟时,已经是8:10了。 “8:10?8:10,8:10……8:10!天那,我又迟到拉!”陈恋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东西,拿起书包出门。还不忘带上一句 “爸、妈我上学拉!”陈落鹏和吴美都无奈的摇摇头,怎么会有这么个女儿。 其实陈恋是一个将近双重性格的女生。外表上看起来很内向,但是骨子里有一种谁也发觉不出来的叛逆,只是不爱表现出来。所以在学校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女孩子,加上普通的长相,那更是小小凡星了。不过陈恋也没有因此抱怨,继续做着公主、天使的白日梦,过着平凡的日子。可是就是这样的女生,将要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河水向东流。装满油筒的船疲惫地浮在河面上,橹声的节奏缓慢而羞涩。油筒船从桥洞里钻出来,一路上拖拽着一条油带,油带忽细忽粗,它的色彩由于光线的反射而自由地变幻,在油筒船经过河流中央开阔的河面时,桥上的女孩看见那条油带闪烁着彩虹般的七色之光。 女孩站在桥上,目送油筒船渐渐远去,她的视线尽头是另一座桥,河水就是在那里拐了弯,消失了。另一座桥的桥畔有一家工厂,工厂的烟囱和一座圆型的塔楼引人注目。女孩一直不知道那座塔楼是干什么用的,即使离得很远,塔楼的那个浸入水中的门洞仍然清晰可见,女孩用她的玻璃柱照着远处的那个门洞,正如她预想的一样,离得太远了,她没有得到任何反射的图像。塔楼若无其事,当西边河上游的天空云蒸霞蔚的时候,塔楼上端的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哈勒尔的精神痛苦与危机并不是通过描写他与现实的直接矛盾冲突,而是通过自我解剖、通过灵魂的剖析,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荒原狼“失去了职业,失去了家庭,失去了故乡,游离于所有社会集团之外……时时与公众舆沦,公共道德发生激烈冲突……宗教、祖国、家庭、国家都失去了价值……科学、行会,艺术故弄玄虚,装模作样”,他他感到厌恶。这是他与外部世界的矛盾。他的内心也充满矛盾:他既有人性,又有兽性,既有高尚光明的一面,又有庸俗阴暗的一面,他憎恨小市民,又习惯于小市民的生活;他憎恨秩序,又摆脱不了秩序。他在魔剧院中剖析了自己的灵魂,看见自己分裂为无数个自我,再次经历了青少年时的爱情生活。他发现驯兽者、部长、将军,疯子在他们的头脑中想得出来的思想也同样潜藏在他自己身上,也是那样可憎、野蛮,凶恶,粗野,愚蠢。于是他决心把邪恶忍受到底,再次游历自己的内心地狱,净化自己的灵魂,以求得...
“妈呀! ”“悄悄……”刘改芸的双唇被他咬住,只能挤出含混不清的呻吟。改芸全身燃烧起来,收缩成一团。她想挣扎,动了几下,就放弃了这种并不情愿的努力。她的头脑中一片空白,把身上的男人紧紧地搂住。“小方哥哥……”断断续续的梦呓含在嘴里。“改芸,改芸。”男人的嘴松开。刘改芸的知觉一片迷雾,她沉浸在惊喜和愉悦中。她渴望过,但很朦胧。男人女人之间究竟应该或者肯定,发生什么,她没学过生理卫生知识,也没人教他。父母也许顾不上,也许对此讳莫如深。不用说她,连哥哥都二十好几的人,还没个对象,为甚? 父亲的地主帽子就注定了刘家低人几等,没人肯把女子嫁给哥哥。改芸知道自己长得俊俏,在红烽公社是个人尖尖,貌比昭君西施也不行,地主的帽子不光戴在父亲头上,一个地主子女的头衔,就让她身价大跌,到了出阁的年龄,也不见有人上门提亲。...
自序[梁凤仪]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正是勤+缘出版社及屈臣氏、百货店系列中文书部(黄金屋图书公司)的周年纪念月。这一年为创办这两种新业务,我重挑开山劈石的重担,非但不以为苦,且极开心。以这短短的一年时间审视,所得的成绩实在是超越我们的预计、理想以及才干之上。由开业至今,同事增加了三倍,总营业额比预期高一半,并在下半年度出现微利。更使我们在一周年检讨时有足够的信心拟定自置独立厂房及写字楼的计划,具体作出更长久性的业务投资与发展。凡此种种都代表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读者们支持了我们,且是热诚而慷慨地给我们一个工作表现机会。其余同业、作家与友好更不断向我们提出甚多宝贵意见,并切实地跟我们建立日益巩固的业务合作关系,辅导我们成长,更是感谢。...
郁容秋的病危通知,快下班的时候送到工厂医务室。 医务室负责人兰医生,把握不准把这悲痛的消息,是立即上报还是等到明早上再说。 按说该早点报上去。毕竟是辛苦了一生一世的职工,到老了死了,领导要去看看,叫去的安心,活着的心里也温暖。但这个时机很难把握,报得早了,死或不死还不一定。医院里负责任,常常未雨绸缪,领导兴师动众地去过了,最后病人又全须全尾地复了原。出院后在厂门里碰上了,两下里都不大自然;病人觉得自己没死,劳驾了那么多领导,挺对不起人。 领导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怪医务室谎报军情。若是信送晚了,领导三脚两步赶到,病人已进入弥留状态,瞳孔散大得连人影也辨不清了,拉着领导的手直叫自己小儿子的名,自然也是医务室的失职;最好的时机是病人回光返照的时刻,头脑清晰,思维敏捷,面色和善,双目炯炯有神,放射出智慧的光芒。而且格外健谈,充满了对世事的深刻洞见。古人曰人之将死...
龙涎的香味慢慢淡了,眼前的霁虹上血迹未干,我再没了说话的气力。面上一片湿热,不知道是血是泪。小半个时辰前灌下的杜康这时候后劲上来,模糊之中,母亲微笑着走过来,拿起我的霁虹剑,温声说:“这剑太利,本不适合你用。”茫然伸出手去,母亲握住,她的手温暖光滑,时间仿佛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丝毫痕迹,她又笑:“阿素,你已经不是孩子了,怎么还这样任性呢?”我大笑,红色的液体滴在浅色的裙子上,好像开出一朵朵花来,就像某一个春日,曾经有人给我插过一朵杜鹃花。复笑,最后终于累了,扑在桌上。前尘往事,竟是这般清晰。1我的父母是江湖中人人称道的神仙眷侣。据说当年母亲出阁,观礼的人足足站满大半座城;其中种种盛大繁华,至今还是江湖美谈。确实,我再没见过像我的父母一般琴瑟相合的夫妻,他们仿佛就是为了成为典范而在一起的。...
万历间,浙东李生,系某藩臬子,入资游北雍,与教坊女郎杜十娘情好最殷。往来经年,李资告匮,女郎母颇以生频来为厌。然而两人交益欢。女姿态为平康绝代,兼以管弦歌舞妙出一时,长安少年所借以代花月者也。母苦留连,始以言辞挑怒,李恭谨如初。已而声色竞严。女益不堪,誓以身归李生。母自揣女非己出,而故事:教坊落籍非数百金不可,且熟知李囊中空无一钱,思有以困之,令愧不办,庶自亡去。乃翰掌诟女曰:“汝能怂郎君措三百金畀老身,东西南北唯汝所之。”女郎慨然曰:“李郎落魄旅郧,办三百金不难。顾金不易聚,倘金聚而母负约,奈何?”母策李郎穷途,侮之,指烛中花笑曰:“李郎若携金以入,婢子可随郎君而出。烛之生花,谶郎之得女也。”遂相与要言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