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母亲对我说起那个时刻,两眼依然盈着一片泪光:“……我回过头去看你,我的孩子,你融在那轮夕阳的中央,在你姨妈的手臂上,离我越来越远。我无法知道,第二天等着你的,是一轮朝阳,还是一场风暴……” 我的母亲美丽端庄——任何见过她的人都这么说。而母亲曾认真地对她的孩子说:“我之所以要嫁给你们的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緣由是,他非常英俊。” 于是,自我出生后,不但令我的爸爸妈妈面面相觑,甚至连医生护士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很丑,很丑,就好像有个高明的画家,先为我爸爸画了張漫画,然后将它一下子套住了我的生命,好让我的爸爸妈妈及全部亲朋戚友啼笑皆非:我的眼睛鼻子嘴巴相互湊得太近;下巴颏太尖;手掌腳板又太大;连哭,也哭不响亮起来……总而言之,我一降临人世,便弄得大家都有些尴尬。...
联想首先要面对的是卡住脖子的财务关。联想此次举动已是豁出了全部身家性命,立誓就此一搏,大有不成功则成仁的架势。而IBM只是抛出了占全部业务1/10的部分,而且是连年亏损的业务部分。联想第一个面临的凶险就是怎么把IBM连年的亏损的PC业务止亏为盈。这是与TCL李东生面对收购的施耐德亏损彩电业务是同样的难题。如果联想只是在国内战场,兼并的只是一家国内厂商,也许联想能够以自己的经验解决PC业务亏损的问题。但这次联想要打的是国际化的战争,面对的是IBM的各国“军队”,这个“百年老店”IBM解决不了的亏损难题,没有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的联想怎么解决?这第一道关如果过不了,对踏实做事的联想人来说,“第三大PC厂商”、“500强”等桂冠将毫无意义。...
刘宏毅自 序 我常将文化譬喻为“遗传基因”。生物学上,是遗传基因规定和保持着一个物种的稳定性;社会学上,则是文化传统规定和保持着一个民族的稳定性。“转基因食品”令人谈虎色变,“转基因的人”(抛弃自己文化的民族)也同样可怕,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民族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因此,保持我们的优良传统、继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国人的共识。 海外华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我讲述《千字文》的最初动机不过是想概要地介绍一下中国的文化史,但是听众们的热烈反应使我欲罢不能。继《千字文》之后又讲了《三字经》、《改造命运》、《文化与健康》等专题,大家似乎从中寻到了自己文化的根。我旅居海外,漂泊不定,案头上可供查证的资料几乎没有。演讲中只能凭借昔年私塾李锡堃恩师时的记忆,以及读书求学所得,信口讲来,意在通俗,未及深入考证。因此,这几次演讲皆谈不到有否学术价值,聊...
序现在我又发现一位与姚氏媲美的作家,即徐兴业同志.我在一九八〇年第一期《收获》中读到徐兴业同志的《冷遇》一文,即觉得徐氏的学识与才华,均不弱于姚氏,二难相并,堪称双璧.盛世育人才,这又是一个良好的例证.后来知道这篇文仅是徐氏所撰《金瓯缺》中的一个片段,那更增加我对徐氏的钦佩.他是有一股激情要描述北宋之亡与南宋之偏安一隅,从而说明当时政治,军事,宫闱和社会风貌各方面存在的内因和外因的.所以以《金瓯缺》命名就可知其寓意之深,不仅仅是记述一些宫闱琐事而已.窥豹一斑,我虽只读过他的《冷遇》,但我满怀热情地愿意推荐《金瓯缺》这部作品,就因徐氏写出了当时一般忠臣义士的共同心愿,用细致的笔触,抒民族之正气,值得介绍给我们的读者....
十周岁 作者:程青 十周岁1 陈伊琴课间喜欢坐 在课桌上叽叽喳喳说话, 唐冬青是她最最忠心的听众。 上早读课的时候唐冬青偶尔一回头,看见宣传队的陈老师正从教室的窗口往里看,她的心咚咚咚地跳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和激动。 唐冬青想上宣传队,已经想了整整两年了。她对唱歌跳舞的兴趣比读书大多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登台表演,涂着红脸蛋,穿着花裙子,一边唱一边跳,吸引着台下许许多多人的眼光,她想不出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美的了。不过这个心愿她从来没对人说过,她知道说出来也没有用,反而落个笑柄。因为宣传队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只有被陈老师挑中的人才能去,所以她一直盼望着陈老师的目光能幸运地落在自己的头上。...
顾氏世为江东四姓之一,五代时由吴郡徒徐州(1),南宋时迁海门(2),已而复归于吴,遂为昆山县(3)之花浦村人。其达者,始自明正德(4)间曰工科给事中广东按察使司佥事溱,及刑科给事中济。刑科生兵部侍郎章志,侍郎生左赞善绍芳及国子生绍芾,赞善生官荫生同应,同应之仲子曰绛,即先生也。绍芾同吉,早卒,聘王氏,未婚守节,以先生为之后。 先生字曰宁人,乙酉(5)改名炎武,亦或自署曰蒋山佣,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其双瞳子中白而边黑,见者异之。最与里中归庄(6)相善,共游复社(7)相传有“归奇顾怪”之目。于书无所不窥,尤留心经世之学。其时四国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败坏,自崇祯己卯(8)后,历览《二十一史》(9),十三朝《实录》(10)、天下图经(11)、前辈文编说部,以至公移邸抄之类,有关于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帝推互证,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
毕业一年贱作者:茅道1梆子楼下传来房东大婶琐碎的家长里短。凭经验,现在是上午十点左右。房东已从附近的菜市场满载而归,不计半点代价地传播听来的小道消息。手机上有两条短消息,一条是颜大炮的,催我早点儿去店子里看看。再一条是唐莉的,要我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别太累了,她会心疼的。我嘿嘿笑着删掉唐莉的短信,穿好衣服走下楼去。下楼没忘跟房东大婶打个招呼,大婶夸我最近又长标致了。我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哪里哪里。其实大婶是个好人,一百二十块钱在这地段能租到这样的房子确实不错了。大婶的儿子也是个好人,跟我们是同班同学,眼瞅着毕业了大半年也不忙着找工作,整天和我们混在一块儿,也好,作为唯一有固定资金来源的包租公,外出活动买单总落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