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曹文轩序(1) 朗读者 Der Vorleser 曹文轩序第2节:曹文轩序(2) 然而,它确实又是单纯的。它的线索非常简单:一个少年与一个成年女性之间的看似没有什么复杂背景的身体与灵魂的欢愉。看上去,没有什么邪恶,也没有什么肮脏。作品的一个细节是不可忽略的:他们经常要用清水沐浴,将肉体洗得十分清洁。更使我们感到具有抒情意味的是,在他们做爱之前或之后,少年米夏都要向汉娜朗诵那些华彩篇章。我们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多想,因为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的元素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感动。第3节:曹文轩序(3) 译林出版社大概知道我对此书的欣赏,所以让我写一篇序。我写了太多的序,已经遭人批评了。殊不知,这些序有一些是我在极不情愿的状态下勉强写成的。有些序是一拖再拖,实在拖朗读者不过去了,才很痛苦地了结的。里头有些话,往往言不由衷。明眼人是能看出的。当我听到有人指责我时,我...
缘起 总是做着同样的梦…… 小小的人儿在奔跑时不知被什么东西绊倒了,跌趴在雪地里。 有个漂亮的女子温柔的看着他,似乎在微笑,我们还是不要见面了他想要伸出的手停留在半空中那双痛苦困惑的眼眸中映出的竟是她无情的身影! 不!不要离开我!他拼命的喊着女子不为所动,毅然决绝地离去他冲上前拉住她的手但是,任凭他用尽气力,她依旧无情地消失在他面前画面一转,女子安静的趴睡在樱树下那樱花似雪飘零的景色之间他用铁链绑住了她,就像绑住了一个囚犯终于捉到你了,这样你就再也不能离开我了吧张开眼,已是少年的他映于她黑色的眸中为什么还不放弃呢我只是想知道在你心里究竟是他重要还是我那个答案你不是早已知晓了吗那已是过去的答案,我要的是现在的答案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我给你的都只能是那一个答案我已经不要你了!...
《流动的短章》张炜 蓝眼老人 我第一眼见到他实在是吃了一惊。如果他在蛮荒里出现,那我准会把他当成一个外星人。老人个子很矮,不会超过一米六五,而且真正是瘦骨嶙峋,衰老不堪。实际上他只有六七十岁。他走起路来蹑手蹑脚,像踩在云朵上一样颤颤悠悠。我注意到他露在黑色袖管外面的一双手和半截胳膊,皮肤皱得厉害,近乎透明,青青脉管清晰可辨。整个的人都说明营养极差,手无缚鸡之力。他的体重大约还不足四十公斤。他身上最显著的部位是头颅,从整个身体的比例上看它显得有些大,圆圆的。 他戴着一顶破旧的鸭舌帽,非常爱干净。一副眼镜属于古老的样式。最使我感到异样的是那双眼睛:竟是蓝色的,或者是灰蓝色的,很大很圆。可能给我外星人那种感觉的,首先就是这双眼睛。他看着我,神情非常专注亲近,但带着一丝警觉。他伸出手,用力握住我的手——手力很大,就像整个人一样令我吃惊。...
你没有理由不疯作者:张欣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 你没有理由不疯 /张欣一 收水电费的小彭,瘦成了一片瓦,不但没有肚腩,连胸脯也没有,梳一个中分,加上那种小人物的匆忙及谦和,说他是千古不变的汉奸标本就有点太损了。 女主人谷兰,穿着丈夫旧得不像话的大汗衫,上面还有浅浅的四个字:西南航空,一架飞机的影子几乎淡出。她正在剖鱼,头上挂着几个卷发器,乍着两只血手看着小彭查电表。 小彭一边记账这钱会在工资里统一扣除,一边问谷兰,"你炒股没有?"谷兰道,"没有,不懂。"小彭指点江山道,"拿出五万元来炒吧。"谷兰有点奇怪地看着他,不置可否。小彭望定谷兰,颇为严肃道,"现在全国人民都疯了,你没有理由不疯。"又查了水表,小彭就走了。...
我是一个被自己的名字囚禁的人。 ——题记 一片漆黑。 但是一切会渐渐地光明起来。 一双脚在拾级而上,城市的砖头在脚下闪闪发光,我是某个涂了隐身粉的巨人手中的玩偶。世界如积木搭建,小巨人的妈妈即将回家。 我叫何从,他们叫我虫虫。 小橘子是我小学时代就开始交往的女友,瘦瘦尖尖的脸,胃口比我还大,肠胃却好象不懂吸收。她的这种身体特质一直都让我梦寐以求。我不知道为什么和她的友情会一直坚持到今天,我还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为了我在她家做的西红柿炒鸡蛋不够美味而拿铝面盆敲我的头,然后我血流如注地被送入医院。但是现在我们始终在一起,亲密到时刻了解对方昨天和哪个星座的男孩约会。跟街坊的老大妈迷信生辰八字一样,小橘子的身边永远有一本星座指南,如果书上告诉她今天会有帅哥约会她,那么只要你长得够cool,而且学会嫣然一笑,她必定开始考虑以后要为你生几...
今天,人们大概已经不太知道,原始儒家的君臣观念是开放的,理想的君臣关系是平等对待的关系。孔子说: “君对臣以礼相待,臣为君做事尽忠。”孔子时代的“忠”是诚信的意思。孔子说: “为朋友谋划能不尽忠吗?”臣对君的忠心,与为朋友的尽忠没有什么不同。鲁穆公问子思(孔子的孙子): “什么样的人是忠臣?”子思回答: “经常指出国君缺点的人,可以称为忠臣。”这里臣对君的忠表现为谏诤。所以唐朝的魏征说,希望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因为忠臣可能会遭杀身之祸,君主也会因此而落个骂名。后来,“忠”的涵义逐渐变化,变成了在下者对在上者的诚信态度,忠言就不再逆耳,而是悦耳了。清朝人钱大昕说: “后人但以忠为臣道,又以捐躯殉国者为忠,而忠的含义就狭隘了。”现在我们理解的忠,意义就很狭隘,这种狭隘的君臣意识渗透在中国人的上下级人际关系中。许多人都把它归罪于孔子,从而痛恨中国文化。其实这是孔子的思...
第一章 我被取消了身份,也就是说,取消了旧的身份证、信用卡、住房、汽车、两张学术执照。连我的两个博士学位都被取消了。我的一切文件、档案、记录都被销毁——纸张进了粉碎机,磁记录被消了磁。与此同时,我和公司(全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公司)的钱财账也两清了——这笔账是这么算的:我的一切归他们所有,包括我本人在内;他们则帮我免于进监狱。公司的人对我说,假如把你移交给司法机关,起码要判你三十年徒刑,还可能在你头上打洞,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没做好。他们给了我一个新的身份,我的名字叫M,我有一张蹩脚中学的毕业文凭,让我在一个建筑公司当工人,还给了我五块钱——考虑到我在银行里的五十万块存款都将归公司所有,只给这一点钱真是太少——然后开车送我去新的住处,有一样东西不用他们给,就是我的新模样。安置以前我有一点肚子,甚至可以说在发胖,现在已经尖嘴猴腮了...
人的一生,知遇最可贵,也最不易得。所以《文心雕龙》有“知音篇”,劈头就发为感慨:“知音其难哉?”学问文章亦复如是,见知于当代,总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陈寅恪宁愿相信:“后世相知或有缘。”文化史上一些典范性著作,常常藏有特定文化系统的密码,由谁来完成这样的作品,接受群体中谁能成为当时或后世的真正“知音”,参与其中的个体生命角色固茫然若无所知,历史也无法预设。不只是知识和学养的问题,对他人和前人的著作能否具有“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尤其重要,甚至还需要“有缘”。《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可谓深明此中三昧,他先就对阅读他的作品的人表示了相当怀疑的态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的二百多年间,有多少读者、研究者,曾殚精竭智地想解开《红楼梦》的谜底,颇不乏痴心不改或谬托知己的“解味人”。研红解红的一大特色,在一个“痴”字,不痴不呆,不...
(对照)文洁若编第一部:帖雷马科第二章:奈斯陀 斯蒂芬在迪希校长的私立小学任历史教员。这是星期四,下午没有课。放学后,他到校长室去领薪水。校长对他进行了一番开导,并交给他一篇关于口蹄疫的信稿,托他找个报纸发表。【本章中的迪希校长影射《奥德修纪》卷三中的蒲罗王奈斯陀。奈斯陀是参加特罗战争的阿凯众王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劝帖雷马科到拉刻代蒙去,向曼涅劳王打听一下奥德修的下落。】第三章:普洛调上午十一点。斯蒂芬踱出学校,徜徉在沙丘海滩。抽象的思维不断地在他的脑际浮现。他把校长那篇原稿的空白处撕下来,将自己想到的辞句记在上面。本章情景交融,变幻多端的大海与斯蒂芬的抽象思维,代表着能够任意改变形象的海中老人普洛调。【本章与《奥德修纪》卷四中曼涅劳对帖雷马科所讲的一段话相呼应。战后,曼涅劳带着妻子海伦乘船归国途中,漂流到埃及。从埃及动身返回故乡之际,活捉住海中老人普洛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