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夏天的躁郁症[下](2)头痛。胸腔里也痛。在那一瞬间,竟然有些可怜起自己来。嘟嘟响起来的水壶,还有壶嘴冒出的白色水汽,呼啦一团蒙在脸上,让眼睛发涨。某个时候江面上会突兀地响起一声沉闷的汽笛声,把厚重的夜色搅碎。好像人越成长,就只能越用含混模糊的语句,去形容自己的哭。比如“眼眶发红”,“光线刺眼”,“呼吸混浊”。而年少时候的自己,却可以在文字里肆无忌惮地使用着“泪流满面”,“伤心欲绝”这样的字眼。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厌恶和抛弃着从前幼稚而可笑的自己,软弱而做作的自己,每一个人都在朝着更加完美地方向进化着。在穿起PRADA的今天,绝对不会再提起以前因为买一件G-STAR而兴奋异常的过去。在已经开始听起摇滚或者歌剧的今天,绝对不会再提起以前对流行偶像的痴迷。在留着汤尼英盖里剪的发型的时候,绝对不会再想起自己以前丑陋的刘海。于是每一个人,都用当下最完美的自己,来面对着周遭...
作者:楼兰藏尽◇网友“心尘”点评◇序◇001 最崇高的褒扬◇002 快乐才可以无限◇003 爱情的恒久范式◇004 巧妙的拒绝◇005 你真的成了佛◇006 想起当时的感觉◇014 一个不错的选择◇015 吟唱出万种风情◇016 悄然而致的幸福◇017 二月的花瓣轻洒◇018 最美丽的时刻◇019 月亮开启的唇边◇020 蜜与花香的天堂◇021 隐隐流动着风情◇022 如水飘轻的身体◇023 一种重叠的质感◇024 爱情的纽扣◇025 飞鸟如何去爱◇026 最直接的能量◇027 爱如影随形◇028 心灵触动之后◇029 像多年前一样◇030 深情爱抚簇拥缠绵◇031 梦幻一般的交融◇032 伤心和喜悦的泪...
沉默的大多数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
(题记:邢女士的师父夏先生是一个盲瞽命师,也已亡故。不久前,邢女士跟我谈起他老师从前的算命故事,可以用神奇二字形容。这使我想起已故的我的老师郝金阳,他们同属一路。后来细细打听她师傅的来路,才知他与郝金阳先生是同一门派,同一个师爷。听他细细道来夏先生的算命往事,引人入胜,叫人拍案叫绝。应我之邀,由邢女士口述整理成的文章将络续发表。不久的将来,她要将她老师的上百例算命实例集写成书,由我作评注,公开出出版。让最绝密的民间命理瑰宝得以留传于世。) 邢 序我学习《易经》已二十余载,第一位恩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中医叫,他擅长周易之理,预测准确,我跟他学习奇门、六壬、相术、八字等知识。他看八字很注重找用神,定格局。我的第二位恩师是位盲人,叫夏仲奇,他主张不找用神,不定格局,但他的准确率惊人的高,他用的是盲人专用的歌诀,但盲人老师固守行规,不传艺于明眼之...
作者:秦文君野孩子Rebe 倾心制作 2007.02.04一、禁烟运动我最近有个伤心的发现:在我们家中爸爸是个凡人,妈妈也是,我么,当然更是一般,只有我的双胞胎哥哥贾里稍稍有些与众不同……——摘自贾梅日记在初一女生贾梅看来,男子汉应该抽烟,甚至可以有个木制的烟斗,特别是当作家的爸爸,不抽烟简直就毫无风度可言。她的哥哥贾里听罢她的意思,说:"今天你说了一百句话,惟有这一句是真理。"贾里就喜欢提什么"伟人"、"原则"、"真理"之类的,从小他就想象自己是巨人,尽管一直是个失败者:造过一个土电梯,但连猫都不敢坐上去;给世界上研究太阳黑子的机构写信自荐,不料对方迟迟不寄邀请信。碰了壁,他也不生气,责怪别人缺乏慧眼,仍然认为自己是千里挑一的人物。...
《桑那高地的太阳》作者:陆天明 【内容介绍】 《桑那高地的太阳》是一个苍茫的故事。一个朝气蓬勃的、不谙任何世俗利害关系的热血青年,来到艰苦的西北边疆,对那片土地竭尽所能奉献赤诚,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所信赖所热爱的人们打倒在地,踩进泥泞中。他崇高的精神信仰渐渐地幻化成荆棘编成的桂冠,刺穿了他的头颅。这个激昂的领袖般的人物站起来,摔倒;再站起来,再摔倒。一次比一次摔得更惨。 第01章 桑那高地的太阳 一 假如白的是雪,那么,黑的呢? 到擦黑那会儿,他说什么也要往回颠儿了。干部股张股长劝不住,只得由他走;一头绵绵地笑着,一头鼓起笼在蓝旧棉袄袖筒里的手,指指他那身稀脏的黄棉袄裤,问:“这一身走夜路怕不中吧?待我上家去给你取件皮大衣……”...
一切都要从已故的英雄豁子说起。 我当时正在铁匠弄里的八一中学上高中,我们的学校一直像个饲养场,长满枸杞和石灰草,三排平房就像三排大鸡笼,关押着大群小公鸡小母鸡,乱糟糟臭哄哄的。我跟豁子坐在前后排座位上苦熬中学时光。豁子是个小巨人,身高已经抵达教室门框。他曾经给我们看过他的生殖器,也比任何人的都大。我坐在豁子前面上课时经常听见他随意地放屁打嗝,一回头就看见他厚实的上唇结了一条绛色的豁口。那就是兔唇,也是我可望而不即的英雄的标志。我十六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有人剃了板刷头走进学校大门,那颗头颅异常神气勇猛,每一根头发都像钢针一样直立,每一根头发都只一寸长,依稀可见头皮下血液的颜色。那是世界上最男子气的头颅了。我记得第一个剃板刷头的英雄就是豁子。...
齐太公世家第二 赵季译注 【说明】《齐太公世家》记载了姜姓齐国自西周初太公建国起,至公元前379年齐康公身死国灭,总计近千年的历史。 姜姓齐国,是春秋时代我国中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在地理上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自开国以来又十分注重发展经济,太公时期就“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管仲相齐后,又“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为齐国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矗在政治文化上,既不象鲁国一样死死拘束于彻底的宗法制,又不象秦、楚早期那样“以夷狄自置”。而是顺应“其民阔达多匿知”的原有文化,有条件地推行宗法制和集权制的结合,“因其俗,简其礼”,为政简而不苛,平易近民。所以到齐桓公时,齐国终成为大国争霸斗争中的第一个霸主,一个名符其实的泱泱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