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年的追忆一、先辈和家庭 “与我有着相同血缘的人……都曾经激励过我…… 假如我成为失败者,我会令我的祖先蒙羞。” 1913年7月11日,乔治·S·巴顿的日记 这是有关我的一些事实、数字和事件。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够充实而辉煌,但我担心能否实现我的梦想。 姓名:乔治·史密斯·巴顿。 1885年11月11日我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圣加布利埃尔的家中,我出生在妈妈出生的那个屋子。 这所房子是我的外祖父本杰明·戴维斯·威尔逊在大约1830年建的。这儿曾经有他的牧场。当他的牧群沿着河谷顺着高山来到丘陵,从雷得兰向洛杉矶向下延伸时,他就住在这儿,不像后来的许多人通过政府授予的形式得到牧场那样,我的外祖父买下了这片牧场。...
作者:纪连海【】第一章 雍正皇帝到底有几个皇后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一、二两集的朋友会发现,这第一集里有个“孝敬宪皇后”;而第二集里又说甄嬛与早先过世的“纯元皇后”十分相像。这就引发出了下面的三个问题:一是一般而言,清朝的皇帝到底应该有几个皇后?二是具体到雍正皇帝本人而言,他到底有几个皇后?三是雍正皇帝是否有个“纯元皇后”?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一般而言,皇帝应该有几个皇后?这就得先来看看大清王朝在雍正皇帝之前的这四个皇帝(大汗)的后宫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平生娶了16位女人,当时把这些女人统称为“福晋”,到了康熙年间,才按照她们的历史地位,分别追封各种名目的内宫称谓。被封为皇后1人,元妃1人,大妃1人,太妃1人,继妃1人,侧妃4人,庶妃7人。努尔哈赤的皇后姓叶赫纳喇氏,名叫孟古姐姐,是努尔哈赤第6任妻子,共活28年,生了皇太极,后来皇太极当上了皇上,“母以子贵”,成为皇太后;元...
编著:靳西第一章 卡耐基应付对手的方法一 避免伤害的艺术卡耐基认为,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和谐的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积几十年研究和体验之精华,卡耐基向世人展示了在与人相处时避免伤害的艺术。卡耐基简述了他与其侄女之间的相处经历。几年以前,他的侄女约瑟芬·卡耐基,离开堪萨斯市的老家,到纽约担任卡耐基的秘书。她那时十九岁,高中毕业已经三年,但做事经验几乎等于零。而现在,她已是西半球最完美的秘书之一。不过,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的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一天,卡耐基正想开始批评她,但马上又对自己说,“等一等,戴尔·卡耐基。你的年纪比约瑟芬大了一倍,你的生活经验几乎是她的一万倍。你怎么可能希望她有与你一样的观点,你的判断力,你的冲劲——虽然这些都是很平凡的。还有,你十九岁时又在干什么呢?还记得你那些愚蠢的错误和举动吗?...
推荐序一 最易赚钱和最难赚钱的市场(1)推荐序一 最易赚钱和最难赚钱的市场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是指用非公众资本市场筹措的资金来投资创业型早期公司的基金,又称创投基金。VC在中国火起来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我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我和周全、熊晓鸽这伙人在中国开始折腾做VC时,很多人把我们当成“皮包公司”。整个20世纪90年代乃至本世纪初,在中国做风投其实举步维艰。中国的法律、财会和税收政策在风险投资方面几乎一片空白,无论官员还是学者对风险投资都知之甚少。由于政策的限制,比如中国的企业法不承认合伙制企业、对海外资金的投资领域限入等,从1995年到2003年,进入中国的海外VC很少,资金量也非常小,拿到风投资金的创业者更是少之又少。而中国本土的VC又尚未起步,实力弱小得根本不足以扶持企业的发展。...
【 】- Page 2-中国国内富爸爸读者交流Q群118224486 法转化成金钱。也有成千上万的人梦想着辞职、创业,但是他们的“老 板梦”终究只是幻想罢了,因为他们仍然选择坚守着一份安定的工作。 至于那些勇于采取行动、自行创业的人们,大部分都会很快以失败收 场。根据统计显示,有将近九成的新公司,会在成立的五年之内结束 营业,而硕果仅存的一成当中,又有九成的公司撑不过第十个年头。 这是为什么? 很多专家说,人们之所以无法自行创业或创业后又失败,都是基 于以下两个原因缺乏资金和缺乏商业技能。而在这两个原因当中, 我认为以缺乏商业技能最为严重。换句话说,如果你拥有商业技能, 你就能创造出金钱;但是,如果你空有资金却缺乏商业技能,这些资 金往往会很快消耗殆尽。当富爸爸在训练我成为创业家之时,他就经 常对我说:创业家们必须拥有或学习四大商业技能,而这四项技能就 是销售、会计、投资以及领导力。此外...
大约12年前,伯父从美国回来时送给了我这本英文书,并一本正经地嘱我Read it over and over(翻来覆去地反复读),还唾沫四溅地大声号称会Change my life(改变我的人生)。看着他红脖子涨脸,又碍于情面,便装模作样地保证遵命。私底下草草地翻阅了不到一半,才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大失所望。于是,果断而明智地盖棺定论:死板老调,滑稽可笑!因为我当时研究生刚毕业两年,正踌躇满志,还稍微有点儿春风得意,如此这般的一本“小儿科”,与我的雄心大略相比,简直是笑死人了。就在两年多前,我偶然开始关心亚马逊网站的图书排行榜。咦?……奇怪呀?没有搞错吧?这本“小破书”居然不时高居榜首,在一百多万册图书中经常Rank(排在)前50名之内(顺便提及,写这篇序时是2004年10月18日,Rank 35位)。而且五花八门的好评如那个潮啊,把钱塘江大潮都比得没了影。难道,难道全世界人民都傻了吗?开什么国际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