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不可思议》一书是胡因梦历经半生的探索与跌跌撞撞,亲笔撰写的自传。她以观照的言语,赤裸裸地掀开了自我成长的历程。随着书中细密、点滴的叙述,会发现作者很深刻且很有勇气的正视自己,是一部检视自我,呈现人性丰富内在的“心灵地图”。 作者相信——“唯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观察和思维,一种与以往完全逆向操作的教育方式,才能唤醒人类,产生意识的变革。这项艰巨的工作,只能从自身的转化做起。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 序言和目录 大陆版序 在过往的七年里,我的生命经验继续在深化及精微化。透过两性与亲子关系的发展,我进一步地体认到童年经验对人的一生有多么重大的影响。此外与工作坊里的学员们共同成长了七年的时间,也更细微地观察到身心灵之间的连带关系。我发现关系的品质确实与人的健康直接相关,而健康又决定了人是否能顺利开展出心灵的成熟度,迈向更高层的意识次元。早期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的...
1·顾明泉 半夜里顾明泉做了个同学聚会的梦,男男女女一大群的围着一张圆桌,像海啸一样发出一阵阵喧哗,人头攒动,面目时而模糊时而清晰,这时有个人跳上了桌子中间,他认出了这个人居然是郑栋才,便大声对他喊道,喂,你什么时候出来的?但是没有人听到他的声音。房子外面下着大雨,雨滴像漫无边际的黄土似的把房子包围了,一点一点地埋葬,而房子里热气腾腾,人声鼎沸,郑栋才在桌子上扭着身子,像扭秧歌一样扭得有模有样,他的脸也扭得变形了,闪烁着一种五彩斑斓的颜色。顾明泉发现没有人认识他,可是他都认识他们呀,大家都是马铺一中85届文科班的同学,他还看到班主任刘锦标戴着面具出场了,像大人物一样挥着手说,同学们好,同学们辛苦了。在持续不断的喧哗和骚动中,只有顾明泉亮开嗓子应了一声,然而没有人理睬他,他被人从桌子前挤到了后面,一种巨大的惯性使他踉踉跄跄往后退;他看到许多屁股在晃动,那都是同学们的...
吉林人民的好代表王维忠 王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年来,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履职,忠于职守,他们密切联系群众,从各方面反映民情、民意,依法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赞扬。其中,全国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王维忠同志可谓人大代表的典范。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多年前就认识了王维忠教授,他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著名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维忠教授1993年加入中国农工党,历任中国农工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党吉林省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政协副主席等职。任职期间,身为民主人士,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为吉林省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做出了突出贡献。...
时代的雕像 这是一场蓄势已久、不可阻挡的洪流,带着古老的创伤、时间的热量和历史的跫音,从山村、从城市、从长城内外,浩浩荡荡,朝着一个坚定的目标,朝着一个美丽的未来。 这场洪流紧攥着一面旗:“中国”; 这场洪流镌刻着两个字:“改革”。 是的,这就是改革的中国和中国的改革。 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带着阵痛的深刻的改革! 改革是一盏明灯,耀眼夺目,耀眼得甚至让人睁不开眼睛,它伴随着华丽的进行曲与乍起乍落的艰难变更;改革是一股激流,从中国萧索年代遗弃的洪荒里奔出,激流湍急,像睡醒的雄狮,吼叫着,冲击着一切陈规陋习;改革是一场大电影,画面、镜头、人物、事件、音乐,剪接太快,超越一切“蒙太奇”手法,令人目不暇接,有些无所适从;改革是一辆在暗夜里呼啸的火车,朝着黎明,轰隆隆前行,沉重的车轮声震碎大地的宁静,无数的人从宽大的车门拥挤上这辆火车,还有无数的人...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史有为译注 【说明】本篇是淮南厉王刘长及其子刘安、刘赐的合传。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因骄横无度,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之后刘安继封淮南王,刘赐封庐江王转徙衡山王。刘安为报父仇,串通刘赐密谋反叛,事泄后二人皆自杀国除。按《史记》体例,写诸侯王生平当立“世家”,而这里降为列传,乃是对刘长父子的叛逆之罪表示贬抑。这种变通处置之法,与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相同,都反映了作者维护汉家一统,反对分裂割据的政治态度。 通篇命意一线到底,是本传写法上很明显的一个特色。这一贯串全篇的主旨就是揭露刘长父子的悖乱之罪。据此,传文既详尽陈述他们先后谋反的事实经过,同时又揭示了促成其叛逆与覆亡的种种原因。总的看,写作角度单一,笔墨是非常集中的。比如淮南王刘安雅爱文学,曾召集众多宾客编著《淮南子》,这部书...
1967年 女 21岁 B市某大学毕业生 1967年 男 25岁 B市作家协会干部 托李敏送给毛主席的生日礼物——在两种崇拜之间痛苦的抉择——一连10天参加他的批斗会——结婚之夜抱头痛苦——他是从五楼窗户跳下去的——竞然是革命样板戏救我一命——逃离魔掌——崇拜的毁灭和毁灭的崇拜 上部分:崇拜的痛苦 一 我并不怎么钦佩作家,作家们都自我感觉很深刻,但常常会写出很肤浅的话。比如,有位作家写道:崇拜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我料定他根本就没崇拜过谁。 崇拜是把自己掏空了,交给人家。如果人家拿过去随手一扔,或在人家手里丢失了,你呢?你就光剩下一个空壳,整个完了!人生是一次性的。你便永远像个空纸盒那样被遗落在世上,无法挽回。...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加QQ群:81503152参与讨论-↖(^ω^)↗-《柏杨曰(二)》提要 史之有「太史公曰」、「臣光曰」,有「论曰」,有「赞曰」,无非是史家在相对客观的史事陈述之后,明确表达他的史观、史识,《柏杨版资治通监》的「柏杨曰」亦然,柏杨语译司马光《资治通监》,十年有成,八百六十二则「柏杨曰」是另一项更重要的成就,辑录成书,以「柏杨曰──读通监?论历史」为名,「通监学」在二十世纪再添成果,与王船山《读通监论》前后相互辉映。但诚如唐德刚先生所说,过去的史论家论史,从「太史公曰」到「臣光曰」,就只是孔门一家的框框之见,而柏杨在翻译《资治通监》时,从他本身的现代多元文化背景,读不下去而痛批之,是为「柏杨曰」,它为传统的论赞学打下了句点。...
故事得从1999年讲起。那一年,北京城里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世纪末情绪,北京所有的聚会场所都被塞得满满的,“世纪末”这个词在每一个时尚男女的嘴边挂着,在他们的想象里,前方不远处有一个闪闪发光的门槛,关于那门槛里的世界,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想象。 外面刮着很大的风。 “方向盘酒吧”里却很温暖。 北京的好处就在于,室内室外存在着巨大的温差。北京人都习惯在厚厚的羽绒服里穿很少的衣服,张皓天刚来北京的时候,可不习惯这样,他一定要穿得规规矩矩,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自己。他现在也习惯了在羽绒服里直接穿一件很酷的短袖T恤,T恤的底色是黑色的,胸前绘有奇特的图案,常有女人情不自禁地伸手摸摸那凸起的纹路,娇滴滴地说一句“好好看”。每当这种时刻,他都明白她们伸手摸的不是那些纹路,而是纹路下面那结实隆起的胸肌。...
本册《寿春三叛》,叙述二十四年史迹,三个帝国的分裂局势,已经稳定,而内斗转趋惨烈。曹魏帝国发生两次政变:一次罢黜皇帝,一次诛杀最高统帅;三次兵变:都在东方重镇寿春(安徽省寿县)。东吴帝国发生三次政变:一次罢黜皇帝,两次诛杀丞相。蜀汉帝国比较平淡,但最高统帅被叛将刺死。 每次政变,都引起屠灭三族的惨剧,每次兵变,更死人山积——寿春一连发生三次叛乱,几乎空城。诡诈、残忍、勾心斗角,遍地是血。然而,那些不成才的野心家,只看到荣华富贵,却看不到失误;只看到自己前程如锦,却看不到人民苦难。今天还是炙手可热的神圣人物,明天霎时间变成国家蟊贼,全家斩首,还把千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也带入刑场。官员的尊严靠赤裸裸的军事力量维持,是和非、对和错,全看你是胜是败?人性急剧堕落,种下未来更悲惨命运的种子。...
懒得离婚作者:谌容第01节 第02节 第03节第04节 第05节 第06节第07节 第08节 第09节第10节 第11节 第12节第13节 第14节 第15节第16节 第17节 一 倒霉就倒霉在那个星期天,要不是那个星期天,接到那个电话,跑到公园里去,怎么会陷入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境地? 记者部的例会,照例热热闹闹。平常日子各路记者撒下去,跑机关的,跑工厂的,跑农村的,跑学校的,跑旮里旯栏儿的,各有使命,各显神通,难得见面。只有每星期一的例会,老、中、青记者们聚会一堂,传达领导意图,交流各方信息,畅议报导思想,共商重点选题,兼及小道消息,名人轶闻,歌星走穴,球场风波,香菜三块钱一斤。笔头上的功夫见诸于报端,嘴头上的才华显露于会上。与会者高谈阔论,东拉西扯,轻松活泼,人称“神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