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书旨在有助于人类之认识自己,同时盖亦有志介绍古代东方学术于今日之知识界。 科学发达至于今日,既穷极原子、电子种种之幽渺,复能以腾游天际,且即攀登星月*,基有所认识于物,从而控制利用乎物者,不可谓无术矣。顾大地之上人祸**方亟,竟自无术以弭之。是盖:以言主宰乎物,似若能之;以言人之自主于行止进退之间,殆未能也。"人类设非进于天下一家,即将自己毁灭"(Oneworld,ornone);非谓今日之国际情势乎?历史发展卒至于此者非一言可尽,而控以来西方人之亟亟于认识外物,顾不求如何认识自己,驯致世界学术发展之有偏,讵非其一端欤。当世有见及此者,非无其人:或则以"人类尚在未了知之中"(Man,theunknown)名其书①,或则剖论晚近学术上对人的研究之竟尔落空②。盖莫不有慨乎其言之矣!及今不求人类之认识自己,其何以裨助吾人得从一向自发地演变的历史转入人类自觉地规划创造历史之途邪③?...
第一种,刀切斧断型这类命师,算命水平较高,或自己认为自己很高,自我感觉良好,给人算命时,速度很快,没有术语,没有分析,或人家看不到他在分析,只有结果,不论是好是坏,硬梆梆的几句话,向求算者端出去就是。比如前面那位算天罡八字的王某,一次给某老太婆算命,八字还没排完,语言就出来了:“你八字克夫,嫁一个,克死一个,嫁二个,克死二个,嫁三个,还是克死。儿女三四个,最后孤身一人,有个儿子不孝,坑蒙拐骗不务正业,坐牢。”这几句话,没有一句是算错了的,句句杀到那老太婆的要害,老太婆登时就眼泪汪汪,大叹命苦。这类刀切斧断型的命师,江湖跑得多,经验丰富,阅历甚广,识人无数,加上又有程咬金的三板斧绝招在手,从来就不作过多的解释。一看对方中招,请求解法,就展开攻势,用画符消灾的手段,混两个钱花。当然此类命师也非个个很准,有时一刀一刀又一刀,刀刀砍偏,人家当然不卖帐,那就难有下文了。...
卷首语第一章 覆灭前的疯狂第二章 初来上海滩第三章 揭竿而起第四章 当上“造反司令”第五章 安亭事件第六章 踏平“赤卫队”第七章 “一月革命”第八章 “上海人民公社”第九章 血洗“联司”第十章 掌管上海第十一章 跃居中共中央副主席第十二章 四人结“帮”第十三章 建立“第二武装”第十四章 武装叛乱的失败后记附录:王洪文著作目录编余絮语 梅中泉卷首语 王洪文自白: 我认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在起诉书中所指控我的犯罪事实,以及大量证据,都是事实。在法庭调查过程中,我已经如实作了回答。就今天这个机会,我向法庭表个态。‘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我参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反革命活动,成了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犯下了严重的罪行。经过几年来的反省和交代,特别是在公安预审和检察院的调查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及我个人在这个集团里面所犯罪行的严重性。最高...
第五章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注释]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绿 化 树张贤亮 著序 第001章 第002章 第003章 第004章 第005章第006章 第007章 第008章 第009章 第010章 第011章第012章 第013章 第014章 第015章 第016章 第017章第018章 第019章 第020章 第021章 第022章 第023章第024章 第025章 第026章 第027章 第028章 第029章第030章 第031章 第032章 第033章 第034章 第035章第036章 第037章 序 “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第二部《一九一八年》的题记中,曾用这样的话,形象地说明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艰巨性。当然,他指的是从沙俄时代过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卷十五 指武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秦昭王中朝而叹曰:"夫楚剑利.倡优拙.夫剑利则士多慓悍,倡优拙则思虑远也,吾恐楚之谋秦也."此谓当吉念凶,而存不忘亡也,卒以成霸焉. 王孙厉谓楚文王曰:"徐偃王好行仁义之道,汉东诸侯三十二国尽服矣!王若不伐,楚必事徐."王曰:"若信有道,不可伐也."对曰:"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大鱼之吞小鱼也,若虎之食豚也,恶有其不得理?"文王兴师伐徐,残之.徐偃王将死,曰:"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夫古之王者其有备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