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峰声明:天下粮仓(第一部分) - 高峰上世纪九十八年末的秋季,我组织召开了一个电视剧创作的务虚会。浙江省影视界优秀的制片人、编剧、导演大概悉数参与其中了。高锋谈了一个关于粮仓的创意:一座粮仓,一队漕运,一条运河,一批巨子,一个朝代,一方天下。乾隆元年的农业文明时代,高强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冲突,都构成了有意味的可供艺术表达的影视元素,我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一批屏幕上尚未出现过的艺术人物形象将会从高锋的笔下缓缓走来。我相信,高锋的苦日子开始了,我更相信,高锋向艺术高峰攀登的好日子来到了。我说了许多“不”,不练虚功,不要浮躁,不追时尚,不赶热闹。然后又从高锋直率的目光里,读到了一种叫做坚定的东西。...
作者:陈少校第一回日本投降 胡宗南图占华北出师失利 马法五兵败邯郸关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等的内幕和过程,我已经在“关内辽东一局棋”.“酒畔谈兵录”及“金陵残照记”三书里详细地写过,至于当年西南战场的情况,我在“金陵残照记”中虽略为提及,但除了川康将领刘文辉、邓锡侯等起义内幕之外,别的许多情况都没有谈;尤其是西北战场的情形,更几乎未曾涉及。而当年的陕北之战,关系固颇为重大,经过亦最具戏剧性。更因延安为革命重心,举世瞩目,其时一方面主动撤离,实出于有计划的行动,战略政略,都具有惊人的远见;一方面则侥幸进侵,复进而作架空说梦的宣传,自欺欺人,不但制造了天大的笑话,且从其狂喜狂吹的情况中,充分现出战略政略的近视与盲目。两相比较,实在很有意思。...
作者:邋遢旅人序章《远洋渔工的故事》没有文采,但是有真实。本文是根据作者真实经历而的一个关于海上血汗工厂的故事。除了因保护个人隐私而对六名大陆籍船员采用化名之外,故事中所记述的有关船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真实事件,船务代理公司和渔业公司也都是使用真名。……2010年3月31日晚,林乐达在大冷藏仓里喘着粗气,贪婪的吸取着仓里不足的氧气,不停的劳作并不能消除半点脚上的冰寒。一边不停的流汗,一边卖力的继续搬着大冻鱿鱼块,心里想着必须的处于运动中啊,不然这将近零摄氏度的温度会把人冻得半死。已经是连续在这大冷藏仓里的第二十六个小时了,周围有的渔工由于长时间劳作而体能超负荷,坐在大冻鱿鱼块上休息,林乐达不敢,因为严寒的温度将汗水变得冰冷冰冷的,停下来的话,只怕会得重感冒!...
疯狂英语脱口而出900句(一)1. I see. 我明白了。2. I quit! 我不干了!3. Let go! 放手!4. Me too. 我也是。5. My god! 天哪!6. No way! 不行!7. e on. 来吧(赶快)8. Hold on. 等一等。9. I agree。 我同意。10. Not bad. 还不错。11. Not yet. 还没。12. See you. 再见。13. Shut up! 闭嘴!14. So long. 再见。15. Why not? 好呀! (为什么不呢?)16. Allow me. 让我来。17. Be quiet! 安静点!18. Cheer up! 振作起来!19. Good job! 做得好!20. Have fun! 玩得开心!21. How much? 多少钱?...
作者:[德]黑格尔译者:贺麟--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小 逻 辑〔德〕黑格尔著贺 麟译-- 2译者引言一此册译本称为《小逻辑》,取其方便易于辨别。小逻辑或大逻辑是后人用来区别这两种逻辑学的名词,并不是黑格尔原来的书名。我愿意在这里略谈两者的差别和各自的特点所在,以供读者参考。《大逻辑》分上、下二册,第一册包含“存在论”及“本质论”,黑格尔叫做“客观逻辑”。出版于1812年,格罗克给本共721页。第二册专讨论“概念论”,他叫做“主观逻辑”。出版于1816年,格罗克纳本共353页。都是黑格尔在鲁恩堡当中学校长时期内写成的。这书的优点在于思想深邃,问题专门,系统谨严,发挥透彻。也可说是黑格尔全部著作中最富于学院气息的一种。他似乎有意要表现他的科学知识,特别加进了许多科学材料,特别是数学材料,在“量论”里,单是讨论量就占了200页左右(《小逻辑》中讨...
作者:阎真引子多少年来,我总忍不住想象自己将在某一个遥远的晴朗早晨告别这个世界,这种想象那一年在多伦多一个冬日的黎明出其不意地袭击了我以后,就再也无法摆脱。这想象这些年来折磨得我好苦。在那个晴朗早晨我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模糊多日的意识突然清醒,清醒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回光返照是这个生命的最后挣扎。周围站有人,神色凝重地注视着我注视着这个无法逆转的事变。我似乎听见有人说“醒过来了”就再也听不见什么。隔着人的肩膀我从眼缝中看见倒吊着的输液瓶在微微晃动,瓶中的药液在阳光中幻现出一个亮晶晶的斑点。我仿佛记起护士穿着白衣带着白帽给我打过吊针。冬日的阳光照到我的脸上,我感到了温和的灼热。我知道这是生命的最后感受。我想对周围的人说,太阳在明天、明年、一万年以后仍然是这样灿然照耀,能够行走在这阳光下是多么巨大的幸福多么领当不起的命运恩泽,可嘴唇蠕动着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有人俯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战争论》第一卷作者:[德]克劳塞维茨译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2战 争 论1目 录作者简历…………………………………………………1…初版序……………………………………………………4…说 明……………………………………………………1…0作者自序………………………………………………1…5第 一 卷第一篇 论战争的性质……………………………1…9第一章 什么是战争……………………………1…9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4…5第三章 军事天才………………………………6…3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8…7第五章 战争中的劳累…………………………9…0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9…2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9…4第八章 结束语……………………………9…8...
作者:高和大麻烦李百威在市政府接待处处长这个位置上过了两年花天酒地有声有色的好日子。如今,好日子到头了,他有了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的大麻烦。麻烦是金龙宾馆的两个服务员引出来的。市卫生防疫站按照卫生防疫规定每年要给金龙宾馆员工检查身体,女员工比男员工多一项检查内容:妇科。一般的妇科病只要不是传染性的不会影响女员工在宾馆的正常工作,问题是妇科检查查出了比妇科病更严重的问题:两个服务员怀孕了。这两个服务员不但没有结婚,而且连男朋友都没有,找不到肇事者问题的性质便开始严重起来。金龙宾馆的总经理跟一种香烟的牌子重名,叫黄金叶。黄金叶立刻跟那两个服务员进行严肃认真的谈话:“你们必须老老实实说明问题,如果你们谈恋爱中做出一点两点出格的事情,组织上能理解,按照计划生育政策马上处理了组织上会替你们保密。但是,你们却连男方是谁都不说,这怎么行?我们宾馆不是一般的酒店旅馆,像你们这样,宾...
作者:张笑天第一章朱元璋剃度,如净不净,十戒不算多,人间物欲如何能割舍?人人都有成正果、成佛之本性,无奈饥肠辘辘何!元朝至正三年是个多事之秋。水旱蝗灾频频光顾的淮右大地又平添了一场来势凶猛的瘟疫,死人往往死到一村灭绝,无人埋尸的境地。谁能料到,濠州钟离村的一个十七岁的受难者后来竟会成为一代王朝的开国之君,他就是朱元璋。这一年的四月天,一连降了半个月的大雨,淮河泛滥成灾,瘟死的人顺水漂流,树上、河滩到处有洪水冲来的腐尸,吃红了眼的野狗,都受不了腐肉的臭味,专拣还有一口气的活人下口。一个霹雷电闪大雨滂沱之夜,骇人的雷声混在恐怖的雨声中撕扯着天地,把淮右大地投入浑浑沌沌的境地。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暴风雨中,鬼火一样的风雨灯一闪一闪,时隐时现,可以看见一行十几个人影,在泥水中艰难移动。这是朱元璋央求几个穷哥们儿抬着他的父亲、母亲和长兄三具尸体奔本县的皇觉寺而来,希图让上...
作者:石钟山信息处以前机关里并没有这个处,随着形势和发展才有了这个处。可以说信息处是新生事物,现在的新生事物人们到处都能感受到。信息处虽说是新生事物但在机关里仍显得可有可无,平时并没有什么大事,收集同行业的信息,为其他部门服务。报纸刊物还有一台上网的电脑成了信息处信息的主要来源。自信息处成立以来,机关的工作效率井没有收到什么明显的提高。于是信息处在机关里的地位就显得可有可无,也就是说不怎么受待见。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但都不说什么,其实说了也没用,于是大家便什么也不说。最近国家发生了一些大事,比如机关裁减。国家机关已经行动了,信息处黄姗的爱人就被裁减了,为了安抚这些被减下来的人,国家机关安排黄姗的爱人去英国进修。故事就从这儿讲起。为了便于了解故事的全貌,有必要交待一下信息处的一些自然状况。信息处人员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