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总觉得自己的一生中最有诗意的岁月便是知青生活。“我要到知青点去一趟,明天清明节我再赶回来。”他对冯焱焱说,很向往什么地觑着她,“我昨晚做一晚的梦,尽是梦见知青点的生活。 你和我一起去不?” “我不去。”冯焱焱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丈夫几年前就对她提及过要去知青点并发出非去不可的赌咒却又没有去什么的。上两个月丈夫又摆出要去知青点的架势,行李都准备了却由于一笔买卖又未付诸行动。因而隔三差五丈夫就总要信誓旦旦地这么说上几句,冯焱焱当然就听腻了。“快吃面,等下又会迟到。”她吼了句儿子,“快吃。” 汪宇的两只马眼睛不屑地瞥了妻子一眼,接着也把目光抛到儿子那白嫩红润的脸蛋上。儿子生着一双略为鼓起的马眼睛,脸型却是妻子那种圆脸型。“决点吃面,”他也催促儿子说,“迟到了老师又会要留你的校,听话。”...
作者:李国文 从此,用政治标准来衡量一篇作品,而且由此论定作者的思想感情好或者坏,阶级立场对还是错,成为一种文学评断的惯例。对作品的批评,最终必发展到对作家的批判。由于政治运动持续不断,诸如批判《清宫秘史》,批判《武训传》,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批判五七年的“毒草”,批判《早春二月》,批判《海瑞罢官》,多是从文艺界点燃导火线,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奇特现象。首当其冲,便是许多有才华作家的创作生命被扼杀,有的终身喑哑,有的还要陪上性命,过于严酷的处五措施,造成文学生产力的严重衰退,直到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发表祝词后,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不再允许对文艺横加干涉,这种动辄获咎的日子才算基本结束。...
野草闲花遍地愁,龙争虎斗几时休抬头吴越蜀再看梁唐晋汉周感谢朋友们的光临,今天晚上呢,给您说一段长篇的单口相声,叫《丑娘娘》。故事离的现在呢不算太远,家里要是有老人的回去问一问,当然了问父亲问叔问大爷呢可能不知道,问问祖父可能还有记得的……春秋战国时期啊,别问啊,我估计没有赶上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哪啊,临淄,山东临淄,为什么叫临淄呢,它东临淄博,所以说叫临淄。春秋的时候,这,是齐国的首都,齐宣王田辟疆在位的时候,流传的这么一段故事。就这一天,清晨起来,银安殿上是灯火通明,文东武西列立两厢。大太监两旁边服侍齐宣王转屏风入座,龙书案后边一座,是面沉似水。文武群臣一瞧,这心哪,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坏了”,怎么呢,臣伴君王羊伴虎,这个皇上一般来说二百五的居多,你敲着这会儿高兴,一会儿不定因为什么就犯病儿。一拨楞脑袋,这几个就宰了,所以说大伙都害怕,心说怎么了,大王千岁今天因...
议兵篇第十五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埶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 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者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埶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涣然有离德者也.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
我的朋友顾城,他怎么知道,一切没有诉说的语言,其实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你的名字,像一只被森林遗忘的鸟,始终在这片屋顶上飞翔——题记我不能对你描述我出生的那个秋天,而其实它只是一个早晨,也不能对你讲起我出生的那个小镇,而其实它只是一个村庄。因为它们的名字自此以后永不更改,所以我后续才会一遍遍重复,这已经够美丽的了,而我的朋友顾城说:在你醒来时,一切已经改变,一切微小得令人吃惊……我的妈妈是个优秀的裁缝,但她为我缝制的衣服总不合适,从一年级穿到六年级,仍还有些大。而我的要求不在这上面,每个星期一要穿干净的衣服,否则就会哭。如此的倔犟,已成为一种习惯,甚至在更小一些的时候,为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我哭着哭着就停止了呼吸,而我的妈妈说:有时那样的瞬间漫长如一个世纪……...
关于《北梦琐言》北梦琐言 二十卷 五代 孙光宪 撰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唐末为陵州判官,后唐时避地江陵。历仕荆南三世,入宋为黄州刺史。此书撰于江陵,记唐武宗以后事,大体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涉及政治轶闻、士大夫言行和社会风俗民情,保存史料极为丰富,虽间及怪异,仍是治晚唐五代社会政治史的重要文献。后世不少典籍多征引此书,如《太平广记》引文达247条,《资治通鉴》亦多次引用此书,《旧五代史》援引此书33条,彭元瑞所撰《五代史注》直接征引则多至137条,可见此书的社会价值。 此书流传版本也很多,主要有《稗海》本、《雅雨堂丛书》本以及上海图书馆藏吴氏拜经楼旧抄本等。1960年中华书局据缪荃孙《云自在龛丛书》,断句、校勘出版。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较善于中华书局1960年本。...
黄碧云──我原以为我可以与之行厮守终生的。她叫做许之行。我初见她的时候,我们还是一年级生。我上那“思考的艺术”导修课,那是一年级生必修的科目,我便遇见了她。她是我知道唯一穿旗袍绣花鞋上课的女学生,真造作,但很醒目。我记得那是一双极艳红的绣花鞋。她剪着齐耳短发,经常垂着眼,低头记笔记,一副乖学生的模样。但她涂着桃红寇丹──涂寇丹的女人都是坏女人,不动声色,在小处卖弄诱惑,更加是彻底的坏女人了。我不知道我会喜欢坏女人。果然,她的名声传得很开。我班上的男生告诉我,她叫许之行,中文系,毕业于苏浙公学,家居蓝塘道。我们在上柏拉图的课,他们却三三两两堆在宿舍讲许之行,我抱手笑,心里却对这些男同学起了两分轻视的意思,但他们还是喜欢讲她,叫她“小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