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世界》序 当我们对我国的同性恋现象进行研究时,常常为这样的问题所困扰:你们为什么放着很多重大问题不去研究,而去研究同性恋?假如这种诘难来自社会学界的同仁,并不难回答。正文中将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作同性恋研究的原因。难于答复的是一般人的诘难。故此这个问题又可以表述为:你们作为社会学者,为什么要研究同性恋?回答这个问题的困难并不在于我们缺少研究同性恋的理由,而在于我们缺少作出答复的资格。众所周知,只有一门科学中的出类拔萃之士,才有资格代表本门科学对公众说话。 费孝通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社区,包括了社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这样的研究在深度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不同。但是这项研究中有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记取。这就是,作为土生土长的人,对熟悉的人群作实在的观察,不回避生活的每一个侧面。这种实在作风乃是出于以下的信念:「真理能够解决问题,因为真理不...
作者:徐晋如 1第一部分 第1节:前言 徐晋如2007.3第一编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孔子是"快乐"哲学的代言人吗杨昊鸥《于丹〈论语〉心得》开篇这样写道:"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真理是朴素的,这话不假,但朴素绝不仅仅等于表面。太阳从东边升起,现代社会无人不知,但我们今天知道太阳之所以不从西方升起这个看似最简单不过的常识,也不是生而知之,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先人历经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挫折后才发现的。要知道,在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帮助下,我们的上古先民曾经想象着太阳是从山谷中升起的("日出于谷而...
【题解】“外物”是篇首的两个字,用来作为篇名。全文内容依旧很杂,但多数文字在于讨论养生处世,倡导顺应,反对矫饰,反对有所操持,从而做到虚己而忘言。全文大体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至“于是乎有僓然而道尽”,说明外在事物不可能有个定准,指出世俗人追逐于利害得失之间,到头来只会精神崩溃玄理丧尽。第二部分至“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写庄周家贫前往借贷的故事,借以说明顺应自然、依其本性的必要。第三部分至“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借任公子钓大鱼的故事,讽刺眼光短浅好发议论的浅薄之士,比喻治理世事的人必须立志有所大成。第四部分至“无伤口中珠”,讽刺儒家表面倡导诗、礼,暗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第五部分至“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写老莱子对孔丘的训示,指出“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誉”,倡导顺应便能每事成功的主张。第六部分至“与能言者处也”,借神龟被杀的故事,说明“知有所困,...
多少次,郭画画出现在机场。从此地到彼地。从这里到那里。 去澳洲的手续办得很快。那是老孟四处找朋友打听到的一家可靠的中介公司。据说,他们的办事效率和信用度都比较高。果然很高。花了大笔中介费用后,一切在很短的时间里办好。 这一走,走得并不洒脱,借了老孟一些钱,还有家里的房子作了银行的抵押。除开中介的费用和第一年的学费以外,还换了些外币留作它用。 从兰州飞到北京国际机场的时候,是郭画画一个人。她坚持不要人来送。在机场候机的时候,她忽然想起了从前养过的一条狗。既然离开最好,那么什么都不要再去回想。郭画画像郝思佳一样在心里默念着,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可是,嚷吵闹的机场候机大厅里,郭画画还是想起了蛮蛮,那条已经长得很大的京叭。...
目 录前 言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 前 言 《列子》一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与道家十分接近,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诏称《列子》为《冲虚真经》。书中记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书中还有大量的养生与古代气功的论述,亦值得研究。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列子》是有必要认真阅读的。 《列子》一书相传为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列御寇在古籍中又被写作列圄寇、列圉寇,郑国人。《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这里的“虚”即虚静、无为,一切顺应自然。列子曾向壶丘子林和老商氏学过气功。《庄子·逍遥游》把他描绘成为神仙,说:“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列子的学说主要...
鼎之第五十 鼎。積德之君,仁政且溫。伊呂股肱,國富民安。伏《屯》。震爲德、爲君、爲仁,坤爲積、爲政、爲國、爲民、爲富,震爲伊,巽爲呂、爲股肱。○君,宋元本作至,仁作君,依汲古。 乾。傾筐卷耳,憂不能傷。心思古人,悲慕失母。此用遇卦《鼎》象。伏震爲筐,坎爲耳、爲憂、爲心、爲悲慕,坤爲母。卷耳,草名,《周南》"采采卷耳,不盈傾筐",《毛傳》謂后妃思君子不在,茲謂失母,與毛異。○古,宋元本作故,依汲古。 坤。卻叔賈貸,行祿多悔,利无所得。此仍用《鼎》象。巽爲退,伏艮爲叔,故曰卻叔。震爲商賈、爲行、爲路,坤爲悔,巽爲利,坤亡,故无得。晉卻氏貪而好貸,數世不改,至成公十七年果爲厲公所滅,故林詞云云。...
第一夜 7月的这个下午, 我开车从B城出发到马家峪去。马家峪是B城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 离B城三十公里,开车只要五十分钟。当初老秦向我介绍马家峪的时候,最先强调的便是城乡之间这种理想的距离:不能说近,可又决不太远。你花很短的时间就能由一座城市忽然到达一座地道的山村, 这种“忽然”感便让不少久居B城的人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亢奋,马家峪因此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画家。几个月前,已经很有一些我的同行先于我在马家峪买了当地农民的院落,有人还在旧院子里盖起带天窗的新画室。这些院落,多是在山下建了新房的农民丢弃在山上的,马家峪的村民大多已集中在山下开辟了新村。用老秦的话说,农民正一步步挪下山来向城市靠拢,城里人却渴望一步步奔出城去要在山上占领一席之地。也算是当下的一种时髦吧。...
我这部书是叙述华夏开天辟地神话的,但是我要叙述开天辟地的神话,我先记述两段明朝人的神话,作一个引子。明朝万历年间,陕西省延安府肤施县地方,有一个小小村庄,名叫柳树涧村,村中有一个姓林的读书人,他的才学虽好,可奈命运不济,屡次应试,不得考取,家中又贫,不得已,只能在离柳树涧约六十里远的东土桥地方开一个小馆,教些蒙童,糊口度日,他的妻子却依旧住在柳树涧家中。有一日,这姓林的从东土桥回到他家中去,走到半路,忽然之间,天色昏黑,大雨如绳的下来。他没有办法,只得向近旁一个古庙中暂时躲避。那个古庙只有三间房屋,却已墙坍壁倒,破败不堪。细看那当中所供的神像,金色的衣裳早已剥落,神座前的香案亦复欹斜欲倒,想来是个久已无人住持的古庙了。这个姓林的人,本想等雨下得小一点,拔脚就走,不料那雨竟下个不祝他闷起来,只好打开行李,在香案之下暂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