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1]。雨、露有形,物待以滋[2]。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3],訇磕于虚无之中也[4]。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5],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6]。土石屃赑[7],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8],其声雄以厉[9];水荡而柔[10],其声汹以豗[11]。皆不得其中和[12],使人骇胆而惊心[13]。故独于草木为宜。 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14];叶之槁者⑩[15],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16]。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17]。 盖松之为物[18],干挺而枝樛[19],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20],潇洒而扶疏[21],鬖髿而玲珑[22]。故风之过之[23],不雍不激[24],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25],涤昏秽[26],旷神怡情[27],恬淡寂寥[28],逍遥太空[29],与造化游[30]。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31]。...
(历史在这里哭泣系列二十二)什么是现代公民?现代公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衡量现代公民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中国已经迈进现代化的门槛。中国的现代化能否取得成功,在前进的征程上不再出现反复,不仅仅是决策人物面临的问题;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深思的问题。中国现代化的成败与否,决定因素当然是权力人物,但中国公民的自身素质也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一个国家民族现代化的成败和进程的快慢,除了权力人物拥有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决策理性科学外;国民素质的现代化程度是确保现代化循着健康理性的轨道向前发展,不因权力人物的更替而出现反复的关键因素。总之一个国家的国民必须是"现代公民",现代化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反之则会出现反复甚至半途而废。一个世纪以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是锐意在中国实行维新变法的,但那时的中国公民极少拥...
蔡世连历史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曾是一种历史存在,更重要的乃在于当后人重新解读的时候,它所提供的与当代精神相通的智慧和情思。正是由于这样,人类古往今来的心灵才能一脉相通,有限的生命才能超越现实时空的约限,走向永恒。徐訏的《风萧萧》,始写于 1943 年 3 月,脱稿于 1944 年 3 月,出版于1946 年,即使从 1946 年出版算起,距今也有 40 多个年头了。 40 年来,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它一直尘封于历史的角落,未能与广大读者见面。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当我们打开书页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可能都会与我有相同的感觉: 书中仍然跃动着一种鲜活的生命和诱人的魅力,它仍是一节高能量高容量电池,当和读者的心灵导线接通,依然会闪耀火花。...
其次,诗意还体现在人物性格上。地方有了诗意,如何表达出来,这时需要的就是各式各样的人物了。假若地方充满诗意,人物却肮脏卑鄙,那么这些诗意也会显得单薄甚至多此一举。沈从文当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不能容忍自己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有一丝龌龊与硝烟,于是《边城》中的人物便就此感染着诗意,共同创造着边城这一诗意的神话世界。翠翠这个人物是最完美的诗意结晶,她依水而生,傍山成长,“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的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她明慧温柔,体贴乖顺,“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这些淳朴性格轻盈纯洁,像一首不忍凌辱的诗。就连她心中的爱也无不充满诗意,自从见到二老之后,便让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甚至摆渡也不时想起遇见二老的场景,挂念着,如桨下的水流哗哗而...
——Written By 黄碧云细月总觉得那还是一个炎热而玫瑰盛开的午后,细青穿着淡红大山茶花长衫,腰间带一条紫血色丝巾,穿一对崭新而令她极为痛楚的月白高跟鞋,她抬起头来,站在门前,低低的说:「爸爸,我还不想结婚。」门却「砰」的关上。细月便「哇」的哭起来,从门隙抽出她血红的断甲。她便叫「姊姊」。断甲从新生长,但她的小指便从此有了一小截裂痕,如同长了月亮。她想念的时候眼泪便滴在月亮之上,以致挂在空中的月亮和姊姊,便给她一种忧愁的意思。赵得人便时常抚弄她指上的月亮伤痕,使她以为生命的创伤得到安慰,动了寄以终生的一念。其后生命有极顽强的轨迹,不由她说好还是光采不光采。当她站在细青门前,举起手来,只觉得酷热与痛楚,这却是个下雨而阴寒的大年夜,那一定是时间没有如她想像一样过去,她便良久没法按下门铃,只好对赵得人道:「你待儿见到我姊姊妹妹,可不要吃惊。当没事好了。」...
某再拜大复先生足下:前屡览君作,颇疑有乖于先法,于是为书,敢再拜献足下,冀足下改玉趋[2]〕也。乃足下不改玉趋也,而即摘仆文之乖者以复我,义言辩以肆,其气傲以豪,共旨轩翕而[山孝]嵺[3]。仆始而读之,谓君我恢也[4];已而思之,我规也,犹我君规也。夫规人者,非谓其人卑也,人之见有同不同,仆之才不高于君,天下所共闻也。乃一旦不量,而虑子乖于先法,兹其情无他也。 子摘我文曰:“子高处是古人影子[5]耳,其下者已落近代之口。”又曰:“未见子自筑一堂奥,自开一户牖,而以何急于不朽?”此非仲默之言,短仆而谀仲默者之言也。短仆者必曰:“李某岂善文者,但能守古而尺尺寸寸[6]之耳。必如仲默,出入由己,乃为舍筏而登岸。”斯言也,祸子者也。...
第一章 现代企业的无为之道第二章 现代企业的立业之道第三章 现代企业的长存之道第四章 企业的信仰之道第五章 企业家的道德修养与运用第六章 企业管理之道下篇 佛学思想与人生经营第一章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第二章 无我利他 普济众生第三章 善善相报 利润非利第四章 法海扬舟 自行自度第五章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第六章 除十恶八邪 生四无量心第一章 天地无为而无所不为 企业有为而有所不为───现代企业的无为之道“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社会和企业管理上,就是说领导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 ,这才是“无为”。...
时不与兮岁不留,一叶落兮天地秋。 转眼间已是一九九七年的年初,早在元旦之前,李玉庚就已经开始为寒假回江西老家做起了准备。六年了!他在山花烂漫时离开幽远深沉的井岗山来到这所城市,至今已整整六个年头没有回去过了!六年寒暑,他终于学有所成,从一个怀揣梦想的游子成长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多年寒窗苦读、人世冷暖在现在的李玉庚看来都已成过眼云烟,而真正重要的,是他终于可以放下心里的包袱,松一把劲儿懈一口气儿,以全新的身份回家乡看一眼了! 他在宿舍里打开了蔟新的旅行袋,把昨天刚买到的东北特产人参、鹿茸和黑木耳放进去;旅行袋很大,尽管已装了很多东西却还是不满,李玉庚有条不紊的整理着,心里盘算着袋中物品的份量,家人、亲戚、村里乡邻,哪些人送哪些礼物?送多少?都是值得他认真去思量的问题。想象着那一张张曾经熟悉而又遥远的面孔,在见到一个全新的他后,会是啥样可能的表现时,他心...